1. 电化学性能差异
从电极电位来看,铝合金牺牲阳极的电位通常在 - 1.05V 左右(相对于饱和甘汞电极) ,而锌阳极的电位约为 - 0.85V(相对于饱和甘汞电极)。这意味着铝合金牺牲阳极具有更负的电位,能提供更大的驱动电压,促使保护电流更高效地流向被保护金属,在一些需要较大电流输出的环境中表现更优。例如在电阻率较高的土壤中,铝合金阳极凭借其更负的电位,可使被保护金属获得更充分的阴极保护。
2. 密度与重量对比
铝合金的密度约为 2.68g/cm³,锌的密度则高达 7.14g/cm³。这使得铝合金牺牲阳极在相同体积下,重量远轻于锌阳极。在一些对重量有严格要求的应用场景,如海上浮式结构物、航空航天相关的金属部件保护等,铝合金牺牲阳极的轻量化优势就凸显出来,不仅便于运输和安装,还能减少结构整体的负荷。
3. 适用环境不同
锌阳极在海水、中性土壤等低电阻率环境中表现出色,其溶解均匀,电流效率高,可达 85% 以上,能稳定地为被保护金属提供保护电流。船舶的外壳长期浸泡在海水中,安装锌阳极后,能有效抵御海水的腐蚀。而铝合金牺牲阳极虽然在海水中也有应用,但更适用于高电阻率的土壤或淡水环境,在这些环境中它能凭借高驱动电压,输出足够的电流来实现良好的保护效果,像一些埋地的自来水管道,使用铝合金牺牲阳极就能很好地防止管道被土壤中的电解质腐蚀。
4. 成本考量
一般情况下,锌的价格相对较为稳定且成本较低,这使得锌阳极在大规模应用时,成本优势明显,对于一些对成本控制较为严格,且环境条件适宜锌阳极发挥作用的项目,如普通的海洋码头钢结构防腐,锌阳极是经济实惠的选择。铝合金牺牲阳极由于其原材料及加工工艺等因素,成本相对较高,不过在对性能要求苛刻、重量限制严格的特殊场景下,其性能优势足以弥补成本上的劣势 。


